第 63 章 谪仙人_穿唐后,导师和我面面相觑
笔趣阁 > 穿唐后,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> 第 63 章 谪仙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63 章 谪仙人

 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《穿唐后,导师和我面面相觑》63.第63章谪仙人(第1/2页

  “还早着呢。”

  沈初笑笑,无奈摇摇头,殊不知用不了两个月,他就会在天下举子面前“颜面尽失”。

  唐朝的科举考试又称春闱。各地的举子每年九月到十月随各地承上的贡品一同入长安,所以举子又被称为贡生。各地的举子必须在十月二十五日之前赶到长安,而后在十一月一日前到户部引见。

  随后一整个十一月十二月都是留给举子的交流时间,举子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向权贵们投行卷,一些有心拉拢举子的权贵也会在这个时间段内设宴款待举子。

  总之就是两个月的人际关系月。

  而后直到正月,才会正式开始科举考试。每一科的内容不同,考试时间也不同,朝廷设置的考试科目如今共有五科,进士、明经、明法、明书、明算,其中明书和明算选拔的是整理文字和精通数算的专门人才,但是升官困难,所以很少有举子参加考试。

  其中进士科选人最少一年只选二十至三十人,而且多数也被权贵垄断,寒门弟子想要考上不容易。

  大部分举子参与的都是明经科,一年招百人,名额多,考试难度也低一些。至于明法科,则是专门考有关法律方面学问的学科,专业要求高,一般只有律法世家的子弟会考取。

  沈初刚回到自己的禅房,他的好友钱起便找了上来。

  “黄冲来找过你数次,都没找着你人,他恐怕已经记了你的仇。”

  钱起是荆州户籍,他是和沈初一同来的长安。张九龄是荆州刺史,钱起是通过正经地方科举出来的举子,张九龄便算他的座师,他也很有眼色地以沈初为首。

  并不仅是钱起一人,整个荆州共有七个举子,加上沈初先前在长安就认识的三位好友,一共十人都以沈初为首。

  这就是沈初住在大慈恩寺的用意了,方便结交同党。

  钱起低声告知沈初这数日他不在时发生的事情。

  “黄冲攀上了高都公主驸马崔惠童,高都公主又和太子一母同胞,黄冲最近很是风光得意。他心眼小,记恨上了你,恐怕你会有些麻烦。”

  “无碍。”沈初淡淡道,并不把黄冲放在眼里。

  黄冲有靠山,他也有靠山。

  这么想着沈初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古怪感。

  他的学生是他的靠山,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怪呢?

  沈初摇了摇头,将这股古怪的念头从他脑中驱散出去。

  “我等还未得官身,不必参与朝堂争斗。”沈初温声告诉钱起。

  连他们这些还没有考上科举的普通士子都要拉拢,太子未免也太急切了些。

  黄冲此人只有小聪明,没有大智慧,也不想一想他这样的普通士子有什么地方值得驸马拉拢。

  要想参与朝堂争夺,至少也要达到五品官位才有资格入场,五品以下都只是炮灰罢了。可惜黄冲初到长安,被长安的繁华冲昏了头脑,还真以为他自己本事高强能值得当朝驸马拉拢了。

  沈初拢了拢衣袖,劝告钱起:“你告诉欧阳治他们,让他们莫要参与这些事情,只管老老实实读书就行,只要能考中,日后被分到中县或上县做一个县令不难。”

  这话倒不是大话,李长安这次找他去也不单单是为了让他见一见李白。

  在此次回长安前,张九龄将他手中的势力都给了李长安。

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张九龄虽然党争失败了,可到底是文人党的党首,大唐的最后一位盛世宰相,手中的党羽就是只剩下了十分之一二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。

  只是现在朝堂上是右相党和太子党争锋,文人党只能暗自沉寂罢了。

  想要操控长安内的中央官职不容易,可伸伸手给这些刚考中科举的士子谋一个好一点的县令位置却不难。

  何况李长安还告诉他,她打算去走一趟贺知章——张九龄被贬荆州后,文坛领袖就成了贺知章,想要彻底完成文人党的权力交接,李长安就绕不开贺知章。

  不过此事也不会困难,贺知章的年纪已经很大了,他现在恐怕也正在忧愁自己死了之后朝中跟随他的官员要怎么办,现在李长安愿意接手,贺知章也早晚会把他手下的势力交给李长安。

  沈初需要做的只是成为这支文人党的表面党首,不过这也得是数年往后的事情了,如今他还没入仕,说这些都太早了。

  一夜安稳。

  第二日一早,沈初方才洗漱完,恶客便上了门。

  黄冲身上的打扮已经与数日前截然不同,他家世并不算显赫,前几日腰间挂的玉佩还只是寻常白玉,今日却已然换成了青玉,也从孤身一人变成了身后带着两个小弟。

  “沈兄可是好大的架子,崔卫尉卿亲自设宴款待我等士子,某亲自来邀沈兄却避而不见,可是看不上崔卫尉卿?”黄冲阴阳怪气道。

  卫尉卿正是高都公主驸马崔惠童的官职。

  沈初看着黄冲,狗仗人势四个大字顿时从他脑中蹦了出来。

  沈初哑然失笑。

  无他,黄冲这个一口一个崔卫尉卿的口吻,实在很难让人不想到“狗仗人势”。

  若是李长安在此,必定会阴阳怪气捏着鼻子将黄冲里里外外嘲讽一番,指着鼻子骂他狗仗人势。

  好在沈初脾气好,他只是温声解释:“某家中有事,实在脱不开身,这几日都未在大慈恩寺中居住,也不知道黄兄曾多次上门邀约。”

  黄冲酸溜溜道:“崔卫尉卿后日在曲江私亭设宴,沈兄这次家中无事了吧?”

  也不知道崔驸马为何会这样看重这个姓沈的。

  可已经当着他的面邀请他赴宴了,沈初若是直接拒绝,恐怕还未入朝便会得罪人了。

  “某自会赴宴。”沈初道。

  黄冲假惺惺笑道:“那我等便恭候沈兄了。”

  ……

  贺知章宅院。

  贺知章生平爱柳,院中种满了柳树,只是如今已经到了十月,满院的柳树都已经谢了枝芽。

  枯黄的残叶飘在池面,难免有几分萧瑟之感。

  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李长安看着这满院的残柳,口中品着贺知章的这首成名诗,满院的柳树仿佛在她眼前抽出枝芽,二月的春风拂过,便将柳叶剪出了细细的形状。

  今日李长安同李白一并登门拜访贺知章,虽说李白如今已经不需要贺知章再为他引荐了,可李白对贺知章仰慕已久,纵然不为求官,也想登门拜访。

  李长安有李白在侧对贺知章的仰慕便少了许多,不过恰好她也有事要来找贺知章,索性就一同上门拜访。

  “臣见过寿安公主。”

  就在李长安沉思间,得到了通传的贺知章已经匆匆忙忙赶了过来。

  “贺监不必多礼,我今日来是陪同友人来上门拜谒。”李长安对贺知章的第一印象就是“狂”。

  贺知章已然八十多岁,在人均寿命四五十岁的唐朝已经算得上是古来稀了。他的头发和胡须已经全白了,精神头
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《穿唐后,导师和我面面相觑》63.第63章谪仙人(第2/2页

  却很好,一头的白发放荡不羁地披在身后,并不如常人般整整齐齐拢在头上。

  贺知章抬手拢了拢头发,只是一头乱糟糟的头发,只用手拢是拢不住的,贺知章也就不再管她,只对着李长安告罪了一声。

  “老臣衣冠不整,还请公主见谅。”

  “四明狂客若是衣冠整齐,岂非是辜负了这个‘狂’字?”李长安含笑反问。

  贺知章晚年越发狂妄好酒,既属于吴中四士,又当列饮中八仙,还自称四明狂客,时人赞誉他有魏晋风流。

  李长安向贺知章介绍李白:“这是我的好友李白,乃是仰慕贺监风流,特地带诗文来拜会。”

  “老夫听过你的名字。”贺知章指着李白大笑,“你在东市最好的那家酒肆中喝了足足三日的酒,是也不是?”

  两个人都属于饮中八仙,酒鬼见到酒鬼,一见如故,没用几句话就在酒上混熟了,三句话下来便约了时间共饮,约定好不醉不归。

  两个以诗闻名的诗人在成为文友之前先做了酒友。

  李长安怀疑贺知章是为了蹭李白的酒喝,毕竟她给了李白牌子,李白在她名下的酒铺中喝酒都不花钱,她的酒肆走高端路线,酒钱可不便宜。

  也就是李白一句“曲江池水深千尺,不及长安送我情”才让李长安心甘情愿愿意给这个大酒鬼掏钱罢了。

  贺知章想喝美酒还是要花钱买的……除非他能写一首和《咏柳》《回乡偶书》一个等级的《赠李二十九》,李长安才愿意免他的酒钱。

  李白又给贺知章看了他的《蜀道难》,贺知章顿时惊为天人。

  贺知章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白的风姿,又过三遍,抚须长赞:“天上长庚星,谪仙李太白,真谪仙人也!”

  “老夫枉活八十年,自愧弗如。太白凭一首《蜀道难》,就可名留千古啊。”贺知章摇头晃脑,看着李白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块美玉。

  他素来放浪形骸,狂傲无比,李白的诗太合他的审美了。

  李长安竖着耳朵,心想她的确该找个老师好好学一学怎么夸人了。

  你听见人家贺知章,上来就是一句“天上长庚星,谪仙李太白”,夸人多好听啊。

  李白的脸颊也激动地微红,贺知章是文坛领袖,他李白不过是初露头角的小诗人,得贺知章这一句称赞,他李白的名字足以响彻文坛了。

  二人又攀谈一会,约好何日共饮,李白这才恋恋不舍离开贺知章府邸。

  李长安却并没有离开,她和贺知章二人相对而坐,摆出了一副促膝长谈的姿态。

  贺知章也在观察着李长安。

  他和张九龄是多年老友,张九龄月前给他写了一封信,信中透露出来的内容让贺知章不得不仔细思考。

  二人就这么互相观察着对方,直到李长安率先开口打破了宁静。

  “贺监有辞官归乡之意?”

  贺知章心下骇然,他的瞳孔猛缩,看着李长安,心中的警惕拉满。

  他的确有心辞官归乡,可这件事他谁也没告诉,别说是张九龄了,就连他亲儿子都不知道他有这个心思,李长安是怎么猜到的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ak21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lak21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